繼去年廈門首條公交專用道——“一橫”啓用後,今天,第二條公交專用道——“一縱”也正式啓用。
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“加快公共交通基礎建設,不斷深入公交優先發展戰略,提高公共交通分擔率,以緩解廈門島內日益嚴重的交通擁堵問題”的指示要求,今年年初,廈門啓動廈門火車站至廈門大橋(“一縱”)公交專用道建設,並於日前建成。
隨着“一縱”公交車道啓用,將與“一橫”公交專用道相交為“十”字,極大提升城市交通水平、提高居民出行效率。
緩解早晚高峯期交通壓力
據悉,“一縱”公交專用道由廈門火車站至廈門大橋,沿廈禾路主道右側車道、嘉禾路輔道或主道右側車道劃設,日前已完成主體項目建設。
於2019年3月1日建成啓用的“一橫”公交專用道,由湖濱南路至蓮前東(西)路,為廈門市首條公交專用道。
廈門市早晚高峯期公交運力不足的情況特別突出,公交承載客流大、班次少,站台、車廂內嚴重擁擠。同時,中心城區道路資源緊張,社會車輛通行壓力也很大。因此,目前劃設的公交車道只在每個工作日的早晚高峯期(7:00至9:00、17:00至19:30)作為保障公交車通行的專用車道,其他日期、時段對社會車輛開放通行。
社會車輛違規駛入罰200
准許使用公交專用車道分為兩種情況:一是正常使用,允許車輛長時間在公交專用車道內行駛;二是借道通行,允許車輛短時間借用公交專用車道,並迅速駛離。
公交專用道建立後,如何確保各方遵守通行規則,真正發揮作用?此前,市大交通辦會同交警、市政等部門,研究交通組織措施,規範公交專用道沿線及周邊道路的交通秩序,建立科學化的交通微循環架構。
以“一橫”公交專用道為例,允許社會車輛需要在相關路段內右轉、轉彎、變道或臨時跨越時,或者遇交通事故、交通擁堵或交通管制等特殊情形時,可按照路面交通標誌借道通行;規定載客的巡遊出租車、20座(含)以上中大型客車在遇到前方車輛排隊等候時,也可借用公交專用道通行。
交警部門表示,根據《廈門經濟特區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規定》規定,對於電動自行車、機動車違法規定進入公交專用道行駛的,處以兩百元罰款。據統計,公交專用道自2019年3月1日運行後,截至今年11月20日,交警部門共查處違反規定佔道的車輛違法行為21001起。
【四方快遞】
明起新增40路公交
廈門網訊(海西晨報記者 雷妤 通訊員 林承毅)結合“一縱”公交專用道啓用,為方便嘉禾路、廈禾路沿線乘客出行,明起將新增40路公交。
40路(第一碼頭-中埔)停靠第一碼頭(上客點在第4道)、開禾路口、眼科醫院、鬥西路口、二市、後江埭、BRT文灶、文灶、金榜公園、火車站(往中埔)、梧村車站(往第一碼頭)、蓮坂國貿、蓮坂北、蓮花路口東、呂厝北、江華里、SM城市廣場2、塘邊、馬壠(火炬園)、馬壠、殿前、中埔。計劃發班間隔為高峯13分鐘一班,平峯16分鐘一班,一票制1元。
6條公交線路有變化
廈門網訊(海西晨報記者 雷妤)終止943路,優化46路、115路……近日,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運輸發展中心獲悉,今年第三批常規公交線網優化調整已準備就緒,將於今日起終止943路,並於12月5日調整5條公交線路。
本次調整方案先後向有關部門和市民羣眾徵求意見。市運輸事業發展中心、公交集團經認真研究決定,將於12月1日終止943路,12月5日優化調整46路、115路運營走向,並終止956路、640路和31路3條線路。
957路、659路、21路、32路暫不進行調整,相關部門將結合客流變化情況繼續完善方案,適時組織實施線路優化。
市交通局運輸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,近幾個月,地鐵1號線、2號線客流穩步提升,骨幹作用逐步顯現。下一步,結合“一橫一縱”公交專用道全線貫通、進出島P+R換乘樞紐逐步啓用,廈門市將加快常規公交線網優化調整步伐,繼續推動構建以軌道交通和BRT為骨架、以常規公交為網絡、三者有效接駁換乘方便的公共交通體系。
虎園路周邊道路改單行道
廈門網訊(海西晨報記者 彭怡郡 通訊員 嬌軒)昨日,記者從廈門交警部門瞭解到,為提升路口通行能力,確保道路交通安全、暢通,虎園路廈門賓館路段及周邊道路將調整交通組織,並增設、調換、更新道路交通信號。
自12月4日0時起,虎園路廈門賓館路口東進口禁止掉頭。周邊興華路(虎園路口至信義里路口段)實行由北往南方向單向行駛,禁止車輛由南往北方向行駛;興華路(白鹿路口至虎園路9-3號段)工作日7:00至7:30(寒暑假除外)實行由北往南方向單向行駛,禁止車輛在該時段由南往北方向行駛;信義裏實行由東往西方向單向行駛,禁止車輛由西往東方向行駛。(海西晨報記者 雷妤 彭怡郡)